1. 首页>动态 > 动态

天净沙秋思白朴是几年级学的 天净沙秋思白朴

作者:陈阳华
2023年09月06日 21:45
动态

今天来聊聊关于天净沙秋思白朴是几年级学的,天净沙秋思白朴的文章,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天净沙秋思白朴是几年级学的,天净沙秋思白朴,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。

1、楼主:经查阅:天净沙 秋 元 白朴孤村落日残霞,轻烟老树寒鸦,一点飞鸿影下。

2、青山绿水,白草红叶黄花。

3、简析:一提到“秋”,人们的第一反映便是那首家喻户晓、脍炙人口的《天净沙秋思》(马致远作)。

4、殊不知,元曲当中写到关于“秋”的作品甚多,最为传神的当属白朴的《天净沙&秋》。

5、如果说,马致远被称为“秋思之祖”的话,那么,白朴应义不容辞地被推为“秋意之圣”。

6、本曲首二句白朴用如椽之笔,在不着一个谓词的的情况下,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:日头平西,落霞满天,小村披拂着斜晖;炊烟袅袅几如凝止,老树枝桠不动纹丝,乌鸦树羽辍立枝头。

7、第二句,则是在前两句描摹的大范围中的一角特景。

8、“飞鸿影下”即雁影掠过。

9、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,突然掠过一只大雁,飞下地面。

10、这一动态的骤然出现,打破了静景的观感,使人心为之一动。

11、“一点”说明“飞鸿”的距离之远,“影下”更显速度之快!第三句是最能传秋意之神的句子。

12、首先是视角上的远近结合,远处是秋山和秋水,并且具有特征的色彩----青与绿;近处是秋天的植物:草、叶和花,白、红、黄更是和谐烘托,五彩纷呈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“秋之画卷”,渲染了秋景,传达了浓郁的秋意。

13、其次,全句未著一个“秋”字而处处见“秋意”,正所谓“不著一字,尽得风流”!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!综观全曲,其结构新颖别致,即“铺排静景----中介飞鸿动景----铺排静景”,规范而不呆板;其次,章法上动静结合,变化而不单调;再次,如果说此曲前两句秋景不免显得清寂、清冷,那么到了第三句,则意境转换,更显清疏、清和了。

14、这些足见作者的高超的炼意本领和构思技巧。

15、附:【描写秋天的古诗、成语和描写秋天的名句】《诗经》中的“秋日凄凄、百卉具腓”,“蒹葭苍苍、白露为霜”,“桑之落矣,其黄而陨”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。

16、范仲淹的“碧云天, 黄叶地, 秋色连波, 波上寒烟翠”,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,情与景交融,引人深伤。

17、到后来王实甫在《西厢记》“长亭送别”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,改为“碧云天,黄花地,西风紧,北雁南飞。

18、晓来谁染霜林醉?总是离人泪”,更是令人迷离惝恍、怅然若失。

19、“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哪堪冷落清秋节”是柳永的叹息,凄凄柳下,再会无期,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。

20、周邦彦的“秋阴时晴渐向暝,变一庭凄冷,伫听寒声”,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。

21、韦应物的《闻雁》:“故园眇何处?归思方悠哉。

22、淮南秋雨夜,高斋闻雁来”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。

23、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,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:“弃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,乱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烦忧。

24、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”。

25、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,凄风苦雨,枯草落花,雨打残荷,雁鸣长空……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,诗句也会大不相同。

26、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,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:“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

27、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

28、” 杜牧也在《长安秋望》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,别有洞天:“楼倚霜树外,镜天无一毫。

29、南山与秋色,气势两相高”。

30、描写秋天的诗歌名句秋雨——高楼目尽欲黄昏,梧桐叶上萧萧雨。

31、秋夜——睡起秋声无觅处,满阶梧叶日明中。

32、秋声——未觉池塘春草梦,阶前梧叶已秋声。

33、秋叶——夜深风竹敲秋韵,万叶千声皆是恨。

34、秋色——雨侵坏瓮新苔绿,秋入横林数叶红。

35、秋月——月光浸水水浸天,一派空明互回荡。

36、秋菊——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。

37、秋思——故人万里无消息,便拟江头问断鸿。

38、秋愁——莫道身闲总是,孤灯夜夜写清愁。

39、秋兴——西风吹叶满湖边,初换秋衣独慨然。

40、秋怀——出门未免流年叹,又见湖边木叶飞。

41、秋梦——清梦初回秋夜阑,床前耿耿一灯残。

42、秋忆——砧杵敲残深巷月,梧桐摇落故园秋。

43、秋悟——人人解说悲秋事,不似诗人彻底知。

44、秋味——蟋蟀独知秋令早,芭蕉下得雨声多。

45、杜牧---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, 白云生处有人家。

46、停车坐爱枫林晚, 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
47、迢迢新秋夕,亭亭月将圆迢迢:形容夜长。

48、亭亭:远貌。

49、晋•陶渊明《戊申岁六月中遇火》芙蓉露下落,杨柳月中疏芙蓉:荷花。

50、南朝齐•萧悫《秋思》寒城一以眺,平楚正苍然寒城:寒意已侵城关。

51、眺:远望。

52、平楚:平野。

53、苍然:草木茂盛的样子。

54、两句写初秋之景。

55、南朝齐;谢朓《宣城郡内登望》亭皋木叶下,陇首秋云飞亭皋:水边平地。

56、木叶:树叶。

57、陇首:山名,在今陕西、甘肃之间。

58、南朝梁&柳浑《捣衣诗》草低金城雾,木下玉门风草低:衰草枯萎。

59、木下:树叶落下。

60、金城:古郡名,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。

61、玉门:玉门关,在今甘肃敦煌西。

62、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。

63、南朝梁6;范云《别诗》树树秋声,山山寒色秋声:秋天西风作,草木零落,多肃杀之声。

64、北周;庾信《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》时维九月,序属三秋维:语助词,无义。

65、序:时节。

66、唐;王勃《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》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骛:鸟名,野鸭。

67、齐飞:落霞从天而下,孤鹜由下而上,高下齐飞。

68、一色:秋水碧而连天,长空蓝而映水,形成一色。

69、唐;王勃《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》树树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唐;王绩《野望》挂林风景异,秋似洛阳春唐;宋之问《始安秋日》寒山转苍翠,秋水日潺湲潺湲:流水声。

70、唐&;王维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》荆溪白石出,天寒红叶稀这两句写深秋景色:溪水下降,白石露出,红叶飘零,所余不多。

71、唐;王维《阙题二首•山中》秋声万户竹,寒色五陵松唐;李颀《望秦川》金井梧桐秋叶黄,珠帘不卷夜来霜唐;;王昌龄《长信秋词五首》:“金井梧桐秋叶黄,珠帘不卷夜来霜。

72、熏笼玉枕无颜色,卧听南宫清漏长。

73、”寒潭映白月,秋雨上青苔唐;刘长卿《游休禅师双峰寺》木落雁南渡,北风江上寒唐;孟浩然《早寒江上有怀》秋色无远近,出门尽寒山唐;李白《赠庐司户》雨色秋来寒,风严清江爽唐;李白《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》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酣:尽情饮酒。

74、唐;李白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》人烟寒橘柚,秋色老梧桐人烟:人家炊烟。

75、寒橘柚: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。

76、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,橘柚一片深碧,梧桐已显微黄,呈现一片深秋景色。

77、唐;李白《秋登宣城谢朓北楼》高鸟黄云暮,寒蝉碧树秋唐;杜甫《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》信宿渔人还泛泛,清秋燕子故飞飞信宿:连宿两夜。

78、故:仍然。

79、唐;杜甫《秋兴八首》翟塘峡口曲江头,万里风烟接素秋唐;杜甫《秋兴八首》远岸秋沙白,连山晚照红唐;杜甫《秋野五首》天上秋期近,人间月影清唐;杜甫《月》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唐;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长风吹白茅,野火烧枯桑白茅;茅草。

80、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: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,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。

81、唐•岑参《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》秋风万里动,日暮黄云高唐•岑参《巩北秋兴寄崔明允》返照乱流明,寒空千嶂净返照:晚照,夕照。

82、乱流:纵横错杂的河水。

83、嶂:陡立的山峰。

84、唐•钱起《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》万叶秋声里,千家落照时落照:夕阳西下。

85、唐•钱起《题苏公林亭》宿雨朝来歇,空山秋气清宿雨:昨夜的雨。

86、唐•李端《茂陵山行陪韦金部》雨径绿芜合,霜园红叶多绿芜:绿草。

87、合:长满。

88、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,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,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。

89、唐•白居易《司马宅》山明水净夜来霜,数树深红出浅黄唐•刘禹锡《秋词二首》试上高楼清入骨,岂知春色嗾人狂清入骨: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。

90、嗾:怂恿。

91、刘禹锡《秋词二首》多少绿荷相倚恨,一时回首背西风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,暗寓伤秋的情绪。

92、府•杜牧《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》红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轻罗小扇:轻薄的丝制团扇。

93、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,照着画屏,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。

94、唐•杜牧《秋夕》天阶夜色凉如水,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:宫中的台阶。

95、唐•杜牧《秋夕》秋阴不散霜飞晚,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:虽已是秋天,但连日阴云漠漠,故不见严霜降落。

96、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。

97、听雨吉:雨打枯荷,单调、凄凉。

98、唐•李商隐《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》秋山野客醉醒时,百尺老松衔半月唐•施肩吾《秋夜山居》:“去雁声遥人语绝,谁家素机织新雪。

99、秋山野客醉醒时,百尺老松衔半月。

100、”老树呈秋色,空池浸月华唐•刘得仁《池上宿》秋宵月色胜春宵,万里霜天静寂寥唐•戎昱《戏题秋月》(又作:秋宵月色胜春宵,万里天涯静寂寥)一夜绿荷霜剪破,赚他秋雨不成珠飞霜使荷叶破碎,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。

101、唐•来鹄《偶题二首》夜半酒醒人不觉,满池荷叶动秋风不觉;不睡。

102、唐•窦巩《秋夕》菡萏香销翠叶残,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:荷花的别称。

103、南唐•李璟《浣溪沙》碧云天,黄叶地,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宋•范仲淹《苏幕遮》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橙黄橘绿时:指秋冬之交的时节。

104、宋•苏轼《赠刘景文》相逢不用忙归去,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黄花: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。

105、蝶也愁:菊花枯萎,蝴蝶无处寻花,故曰“愁”。

106、宋•苏轼《九日次韵王巩》萧萧远树流林外,一半秋山带夕阳宋•寇准《书河上亭壁》秋景有时飞独鸟,夕阳无事起寒烟宋•林速《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》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潇潇:小雨降落的样子。

107、宋•柳永《八声甘州》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搂霜风:秋风。

108、关河:关塞河流。

109、残照:夕阳的余晖。

110、宋•柳永《八声甘州》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

111、惟有长江水,无语东流是处:到处。

112、红衰翠减:花谢叶落。

113、苒苒:渐渐。

114、物华:美好的景物。

115、宋•柳永《八声甘州》断虹霁雨,净秋空,山染修眉新绿断虹:残余的彩虹。

116、霁雨:雨停了。

117、修眉: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。

118、宋•黄庭坚《念奴娇》漠漠轻寒上小楼,晓阴无赖似穷秋无赖:百无聊赖。

119、穷秋:深秋。

120、宋•秦观《浣溪沙》风定小轩无落叶,青虫相对吐秋丝小轩;有窗槛的小室。

121、宋•秦观《秋日》秋容老尽芙蓉院,草上霜花匀似翦秋容:秋色。

122、老:深。

123、宋•秦观《木兰花》绿荷多少夕阳中。

124、知为阿谁凝恨、背西风阿谁;何人。

125、背西风:背向秋风。

126、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。

127、宋•秦观《虞美人》山抹微云,天粘衰草,画声断谯门衰草:枯草。

128、画角:军中用的号角。

129、断:尽。

130、谯门:城上鼓楼,用以瞭望敌情。

131、三句写孤城秋景。

132、宋•秦观《满庭芳》落时西风时候,人共青山都瘦宋•辛弃疾《昭君怨》觉人间,万事到秋来,都摇落宋•辛弃疾《满江红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》秋气堪悲未必然,轻寒正是可人天。

133、绿池落尽红蕖却,落叶犹开最小钱可人:合人意。

134、红蕖(音同“渠”):荷花。

135、却:开尽。

136、最小钱: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。

137、宋•杨万里《秋凉晚步》园翁莫把秋荷折,因与游鱼盖夕阳宋•周密《西塍废园》(又《西塍废圃》。

138、塍:田间的土梗子。

139、)天水碧,染就一江秋色染就:染成。

140、宋•周密《闻鹊喜•吴山观涛》只有一枝梧叶,不知多少秋声宋•张炎《清平乐》万壑泉声松外去,数行秋色雁边来壑(音同“贺”):山谷。

141、元•萨都剌《梦登高山得诗二首》秋风吹白波,秋雨呜败荷。

142、平湖三十里,过客感秋多败荷:残荷。

143、元•萨都剌《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》孤村落日残霞,轻烟老树寒鸦,一点飞鸿影下残霞:晚霞。

144、寒鸦:天寒归林的乌鸦。

145、飞鸿:大雁。

146、元•白朴《天净沙•秋》晚趁寒潮渡江去,满林黄叶雁声多清•王士祯《江上》山色浅深随夕照,江流日夜变秋声变秋声: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。

147、清•宋碗《九日同姜如龙、王西樵、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》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.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珍珠月似弓.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尽白花煞;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

148、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

149、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

150、秋天的雅称三秋: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、仲秋、季秋,合称“三秋”,代指秋天。

151、“三秋”有时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,即农历九月,如唐代诗人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中有“时维九月,序属三秋”之句。

152、九秋:整个秋季共分为九旬,故古人有时也用“九秋”来代称秋天。

153、如晋代诗人张协的《七命》诗曰:“唏三春之溢露,溯九秋之鸣飙。

154、”金秋或金天:按五行(水火木金土)推演,秋属金,故称“金秋”或“金天”。

155、如唐代诗人王维的《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》一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:“金天净兮丽三光,彤庭曙兮延八荒”,而唐初另一位诗人陈子昂亦有诗曰:“金天方肃杀,白露始专征”(《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》)。

156、金素: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编撰的《昭明文选》辑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《永明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》诗:“术职期阑署,理棹变金素”。

157、李善注:“金素,秋也。

158、秋为金而色白,故曰金素也。

159、”素秋或素节:古人认为,秋天的颜色为五色(青赤白黑黄)中的“白”,故称。

160、有时指重阳节,有时则泛指秋天。

161、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有诗云:“我来夏云初,素节今已届”(《水谷夜行寄苏子美》)。

162、素商:按古代“五行”之说,秋天色尚白,又属“五音”之中“商”的音阶,故秋天又称素商。

163、元朝马祖常《秋夜》诗曰:“素商凄清扬威风,草根之秋有鸣蛩。

164、”商秋:因晚秋寒风凄厉,故以五音(宫商角徵羽)中的“商”音相应,故名。

165、晋代潘尼《安石榴赋》中有句云:“商秋授气,收毕敛实。

166、”劲秋:指肃杀的寒秋,因秋风劲吹,故名。

167、晋代陆机《文赋》中有句曰:“悲落叶于劲秋,喜柔条于芳春。

168、”泰秋:泰,物丰,谓其时安泰吉祥。

169、《管子·出国轧》有这样的记载:“泰秋,民令之所止,令之所发。

170、”西陆:古代指太阳运行到西方七宿的区域,本为二十八宿中昂宿之别称,后亦代称秋天。

171、如晋代司马彪《读汉书》一文中就有“日行西陆之秋”之句,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《在狱咏蝉》诗中亦曰:“西陆蝉声唱,南冠客思深。

172、”白藏:按五色学说,秋色为白,秋又为收获储藏季节,故称。

173、如《尔雅·释天》曰:“秋为白藏,冬为玄英。

174、”爽节:秋季天高气爽,故有此称。

175、南朝齐诗人谢目兆《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·之一》中就有“高秋夜方静,神居肃且深……渊情协爽节,咏言兴德音”的句子,有时亦代指重阳节,如唐代李适《重阳日中外同欢,以诗言志,因示群官》一诗中有句曰:“爽节在重九,物华新雨余。

176、”。

相信通过天净沙秋思白朴这篇文章能帮到你,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,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。

推荐阅读